
資料更新時間:2024/11/6 下午 02:03:44
学系特色
本系成立於民國62年,機械為工業之母,任何高科技行業皆需要機械背景之人才,在學校全人教育架構下,旨在培育理論與實務兼備之机械工程人才,本系教育獲得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認證與國際接軌,課程依「機械設計」、「能源科技」、「數位機電」三大群組安排,培育學生未來朝向半導體設備及製程、能源科技、機電整合、智慧製造等發展與就業,學生可於大學期間申請學、碩五年一貫,縮短修業年限提早進入就業市場。
学科意涵
机械工程學系涵蓋了機械固力、機械設計、机械製造、熱流能源、機電控制等五個專業領域,主要課程包含了工厂实习、机械材料、機械設計、机械製造、自动控制、材料力学、应用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電子电路学…等機械專業知識與課程,以機械為基礎,結合電子、電機、资讯工程、光機電工程、能源工程、生医工程及材料科學等
学习方法

课堂讲授:使用白板书写、投影片、影音等辅助媒介讲解课程内容,老师适时地於课堂上演习范例,帮助学生了解及应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并请学生配合自行阅读教科书及相关课程讲义内容,给予适当之作业协助学生课后复习。
图解:教授进行课堂讲授
版權:中国文化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实验课程:在老师及助教的带领协助下,学生学习操做及使用仪器设备、工具、加工机等,实际进行量测、观察、加工、製作等作业,并且完成规定之作品及步骤。实验课程有工厂实习、电工实验、机械材料实验、热流实验等,藉由实验课程能够活用理论基础课程,达到学以致用。
图解:学生分组操作实验
版權:中国文化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专题研究与实作:学生依照研究兴趣选择老师设定之研究主题,小组进行文献蒐集、实验设计、理论分析、电脑模拟、实验分析、加工製作等工作,学生完成专题报告、口头报告、海报展示等。
图解:学生分组进行专题实作与研究

电脑辅助课程: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分析、电脑辅助製造,使学生具备叁维模型及工程图的创建,具备各种物理量的分析工作,预测和评估不同情境下的结果,具备数值控制工具机的操作及加工路径规划,学生具备使用程式软体应用於机械设计、分析及製造之能力。
图解:配合业师授课,提高学生实务经验
版權:中国文化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未上传图片
公司实习:安排学生在老师辅导下参加与系上签约之公司进行公司实习课程,使学生应用在校所学,增广实务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职场适应力与就业竞争力,於实习期间由老师实地到公司访视或辅导实习学生,并协助实习学生与实习机构共同解决实习过程遭遇之问题。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学习方法或方向
在阅读各个基础学科与知识时,除了基础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应用面,学习应用这个基础知识在机械领域上,此外,因為学科内容丰富且具一定广度,因為需要具备归纳与融会贯通的能力,可以透过实作、实验、专题课程来加强这项能力,透过自己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将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观察力,归纳与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动手做的实力,此外,与国际接轨一直是做个机械科技人需要具备的能力,提升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自己未来面临国际化的能力。
与相关科系之异同
本校與機械系相關科系有:電機系及化材系。共同修習科目為普通物理学、微积分、工程数学、专题研究与实作。機械系與電機系共通的必修科目為電子學、电路学;機械系與化材系為普通化学、热力学。機械系以「力學」為基礎,佐以機械製圖技術,培養學生具備機械系統原理的知識,具備機電系統整合及程式設計之能力,可應用於交通工具、機器人、半導體、智慧製造、能源與空調、醫療器材等,傳統與現代科技皆不可或缺的專業工程學系。
生涯发展容易误解之处
機械系畢業後只能當黑手嗎? 機械系往往被歸類為傳統產業,隨著台灣機械產業逐步升級,任何領域與任何行業皆需具備機械設備與機械人才,非僅限於傳統機械生產、加工之行業,許多的畢業生投入精密机械製造、設計、半導體與電子光電、生医工程等高科技產業。
学习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一般人容易認為機械系的學習內容須做粗重工作、黑手修理機器或是只是繪圖,機械系的學習是透過基礎物理、数学知識與工程知識整合運用,主要的發展方向包括智慧製造、精密機械、智慧機器人、綠色能源、機電整合等方向,兼顧軟硬體的配合,讓學生在動手做的過程對機械原理有更深的體會,旨在培養兼顧理論與實務之機械人才。
补充提醒与说明
本系為了因應工業4.0、精密加工與智慧製造、節能與能源工程產業發展趨勢,進行課程調整並且開授相關選修課程符合科技脈動,使學生能夠贏在起跑點上,幫助學生在未來就業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選擇與時俱進的中国文化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將會是您此生最明智的選擇。
核心课程地图
-
大一必修
- 国文
- 外文领域课程
- 外语實習
- 通识领域
- 体育
- 全民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 工程伦理
- 中华文化专题
- 微积分
- 普通物理学
- 普通物理实验
- 应用力学
- 机械製造
- 工厂实习
-
大二必修
- 跨域专长
- 通识领域
- 体育
- 工程伦理
- 中华文化专题
- 工程数学
- 电辅工程图学
- 热力学
- 材料力学
- 电路学
- 应用电子学
- 机动学
- 机械材料
- 电工实验
-
大叁必修
- 通识领域課程
- 工程伦理
- 中华文化专题
- 机械设计原理
- 电机机械
- 自动控制
- 流体力学
- 热传学
- 机械材料實驗
- 专题研究与实作滨
- 热流实验
-
大四必修
- 工程伦理
- 中华文化专题
- 专题研究与实作滨I
专业选修课程
-
专业选修科目–共同
- 品質管制 程式設計 專利寫作 數值分析 Matlab程式設計與實務 產業機械 線性代數與應用 工程資料分析(企業實習) 微分方程與應用
-
專業選修科目 - 機械設計群組
- 創新設計 3D繪圖列印與實務 中等動力學 振動學 電腦輔助設計 CAD與NC程式設計 電腦輔助工程 电脑辅助产物设计 有限元素分析 車輛結構設計與製造 船舶結構設計與強度分析 結構分析 数位精密加工与实务
-
專業選修科目 - 能源科技群組
- 原動力廠 流體機械 氫能科技概論 電腦輔助熱流分析 冷冻空调原理 燃料電池 綠能與燃燒技術概論 葉片空氣動力學概論 航太工程技術與原理 真空技術與產業
-
專業選修科目 - 數位機電群組
- 虛擬儀控設計 線性規劃 感測原理與應用 機電整合概論 微機電系統 影像處理 颁笔尝顿逻辑电路设计与实作 機器人學 教育機器人教學實務與應用 機器學習概論 Matlab深度學習 智慧與協作式機器人
特色课程

专题研究与实作
課程主要介紹專題製作時所需的理論基礎與各層面的呈現技巧,讓學習者對於专题研究与实作有一明確且完整的認識。藉由本課程可強化学生专题研究与实作能力,同學依自己興趣選擇指導老師與專題題目,研究領域大致分為機械固力、機械流力、机械材料及製造、機電及自动控制,使同學具備专题研究与实作之基本知識及能力。
图解:课堂教授论文研究方法,与指导教授讨论研究
版權:中国文化大学机械工程学系

电脑辅助产物设计
本课程将介绍如何应用笔谤辞/贰软体开发产物之实务技术。授课内容包含:3顿实体模型与曲面模型的开发案例实作,建立产物组合图与产物工程图。学生分组进行专案设计,并以快速原型机(贵顿惭)或雕刻机製作出产物原型件。并举办学生专案设计竞赛,藉由此活动激励创思空间,以达到观摩与学习的目标。
图解:学生於课堂上进行3顿实体绘製

数位精密加工与实务
课程之目标為提供学生学习数值控制工具机及叁维金属列印之管道;使学生了解加工程序、电脑辅助设计与製造(颁础顿/颁础惭)及选择性雷射熔融(厂尝惭)之概念,同时学习刀具库管理、刀长补正、工件量测及保养维护之相关工具;藉由本课程学习之加工技巧,提升操作工具机及叁维金属列印之能力。
图解:课堂讲解及实作
冷冻空调原理
冷凍空調系統的目的在於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或產業製程上嚴苛的生產環境,為達到此目標,系統的設計需涵蓋到熱流分析、机械製造與電力電子之綜合技術,牽扯範圍廣大。課程將針對空調負荷的計算、空氣線圖之應用、各種不同之空調系統特性、空調系統規劃與設備選用依據介紹,使學習者對於空調系統的設計有一認識與瞭解。
图解:课堂上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空调系统

颁笔尝顿逻辑电路设计与实作
目的在於熟悉FPGA/CPLD 的規劃使用以及發展軟體的使用,了解周邊元件的使用與控制方法,學習程式複雜邏輯元件CPLD的原理與應用,運用軟體介面呈現數位邏輯電路的設計與硬體實作間的結合,達到數位電子電路的設計規格與評估,並培養學生在數位邏輯設軟硬體設計之能力。
图解:学生分组进行颁笔尝顿逻辑电路设计
适合从事工作
-
机械工程師
-
从事与机械有关之产物、厂房与设备的设计、製造、维修、操作等工作。
-
-
产物研发工程师
-
依据市场产物需求,进行产物的初始设计,并负责新产物製程的导入,并进行製程的检测,以使新产物能够稳定生产且符合相关标準之工作。
-
-
机电整合工程师
-
研究有关电机与机械之能量转换与讯号处理系统、原理,从事机械模组及电控系统模组之设计、整合与测试规划,使其符合设计规范,进而达成整体最佳化之工作。
-
-
助理工程师
-
协助工程师或研发人员,完成产物的分析、设计、程式撰写与维护,并进行产物测试与修改与维修,以及控管产物设计进度等工作。
-
-
半导体製程工程师
-
从事半导体製程实验分析、测试等工作,以改善工厂製程稳定与效率,并且提升产物良率。
-
系友生涯发展

谢荣哲
中國砂輪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民國74年至88年任職於工研院,86至88年主持中砂委託的再生晶圓試量產計畫後,被中砂延攬,於99年2月擔任中砂總經理,現職為中國砂輪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郭挺钧
協易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協易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郑金祥
國立成功大學航太工程系(所) 教授
曾任中华民国航空太空学会理事长、成大航太系系主任等,今年7月获国际宇宙航行科学院院士荣誉,在国际学术界為台湾增光。专长及研究领域是史特灵引擎与冷冻机、太阳能聚焦发电系统、电磁波选择性吸收超材料、耐高温耐磨耗镀膜技术、能源科技等领域。

杨曙荣
国立台湾大学工商91黑料网暨商学研究所副教授。
2007年擔任澳洲墨爾本大學 助理教授,2011年擔任英國艾塞克斯大學 副教授,2015年擔任英國南安普敦大學 副教授,2017年迄今擔任国立台湾大学工商91黑料网暨商学研究所副教授。

黄豪铭
台北医学大學口腔医学院 副院長
口腔医学院精準生醫植體研究中心 主任
2006年牙医学系副教授,2009年牙医学系教授,2017年擔任生醫光機電研究所所長,2018年擔任口腔医学院精準生醫植體研究中心主任,2021年擔任口腔医学院副院長
多元能力
敏锐创造:能觉察特定事件与观念、理论之间的差异,且能对事物进行拆解、组合、重新詮释,呈现新颖之处。
性格特质
乐群敬业:总是表现活泼、传递热情,主动参与活动,热衷於与伙伴一同完成任务。
图表来源為该校系之重视百分比,加总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视。
- 热门比较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