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更新時間:2025/2/25 上午 08:53:17
学系特色
1.全國最早以培養跨醫療衛生與社會服務領域人才的社会工作專業系所,成立至今已35年。
2.身處医学大學、緊鄰附設醫院,擁有發展跨專業能力的學習環境。
3.具社会学、社会工作、社會福利及公共卫生等多元師資,兼任教師亦是實務界資深專業人士。
4.系友遍及各大医疗院所、公私立福利单位及学术机构,专业表现备受社会肯定。
学科意涵
本系強調社会工作是一門國際性助人專業,重視人與環境互動,強調人權與社會正義價值,協助個人與弱勢群體適應或突破環境。本系因身處医学大學,課程特別融合社会学觀點,分析醫療健康領域現象,培養學生具理論涵養。
学习方法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重要概念。

团队学习:分组方式促进学生彼此交流、观摩,及合作。
专题报告:训练学生收集和组织资料、口头报告的技能与论述能力。
机构参访:安排实务场域观摩,瞭解不同社福机构与政府部门类型与服务内容。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学习方法或方向
根基於公民课程的知识学习,深化服务学习或志工服务的经验,接触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议题或群体,进行自主学习的专题规划与探究,培养自身对社会议题的敏锐度。此外,也可以将社会议题与个人生活经验做连结,思考其中的异同之处,亦有助於想像力及同理心的养成。
与相关科系之异同
本系作為結合健康照顾、医学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等三大領域課程的專業學系,與社会学系、社会福利学系、心理諮商輔導學系等科系有所不同。社会学系強調了解和發現社會問題,社会福利学系較強調從制度面增進人群福祉,心理学系著重微觀層次的行為與認知取向。相較之下,本系更強調藉由助人方法,協助弱勢團體改善不利社會處境,重視個人與社會環境之間如何互相影響及有效的介入方法,旨在培養醫療衛生與社會服務領域的跨域專業人才。
生涯发展容易误解之处
社工是有給薪專業工作,不同於「志工」。過去統計資料發現,本系畢業生不僅能在公私立機關或醫療照顧機構擔任社工,也能將助人專業運用於如學校教師、衛生行政、就業服務、保险業等領域,是本系畢業生往非社工領域發展的優勢。
学习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身處医学大學且系名又有「医学」兩字,經常被誤解會涵蓋不少医学相關課程,實際上,本系仍以社會科學課程為主。同時,多數課程以專題報告取代傳統考試,鼓勵同學跳脫依賴教科書的學習方式,並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补充提醒与说明
醫社系的課程規劃除了一般社工系的課程之外,在医学大學、附屬醫療機構、及高醫-中山大學聯盟之資源挹注下,更強調學科訓練要能符合健康照顾與社會服務跨域整合之發展趨勢,培養符合當前社會所需要的特殊人才。
核心课程地图
-
大一必修
- 解剖生理学
- 社会工作概論
- 社会学
- 社会科学概论
- 社会统计
- 社会统计實習
- 普通心理学
-
大二必修
- 医学概論
- 社会福利概论
- 人类行為与社会环境
- 社会个案工作
- 社会团体工作
- 社区工作
- 医学社会学概論
- 卫生行政与管理
- 社会心理學
-
大叁必修
- 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 社会研究法
- 方案设计与评估
- 社会福利行政
- 社区工作
- 社会工作實習
-
大四必修
- 社会工作管理
- 社会工作實習
专业选修课程
-
医学社会学
- 為培養學生具社会学鉅視觀點和反思批判能力、思索文化和社會制度等對個人的影響,及進行體制改變的可能性,開設社会学理論、社會變遷、社會階層化與流動、組織社会学、性別、醫療與社會、科技與社會......等課程。
-
健康照顾
- 為培養學生瞭解醫療制度和組織運作模式、具備醫療健康基礎專業知能,及跨專業團隊合作能力,開設卫生行政与管理、健康保险管理、流行病學、高齡社會健康照顾專題討論、早期療育、醫病關係經營與醫療爭議......等課程。
-
社会工作
- 為培養學生具備更專精社会工作知能與因應新興社會議題實務能力,開設如醫務社会工作、家庭暴力與社会工作、災害管理與社会工作、老人社会工作、身心障礙社会工作、精神病理社会工作、學校社会工作......等課程。
特色课程
未上传图片
解剖生理学
本课程让学生学习人体各系统之解剖与生理基本知识及原理,透过对正常与异常解剖生理之比较,来了解器官及系统之关係与正常老化过程。课程除了生理学所描述的机转外,也透过大体见习更加深了解人体器官的位置及功能。

社区工作
「社區」即生活,本課程在於提高學習者對於居住環境人口及現象的敏感度,學習與在地組織合作,建立人際關係,了解社區需求,透過社区工作方法,體現社区工作重要精神。課程與社區實務結合,屬二下三上,四學分必修。
图解:同学与社区志工共同活动
版权:教师拍摄
未上传图片
精神病理社会工作
精神医学概論為先備知識,屬精神醫療實務工作必要課程,包括對政策的了解、認識精神障礙者家庭,並學會從評估中,提供必要的支持、教育與充權,學習者會到精神科與復健機構見習,與精障者實際接觸。
未上传图片
醫務社会工作
本課程透過主題教學、案例分享及情境演練,介紹現代醫療環境、社会工作相關知識、臨床基本工作方法與技巧、及重要服務議題,例如安寧療護、器官捐贈、腫瘤服務、出院準備等,以增進學生參與臨床工作的基礎能力。
适合从事工作
-
社会工作師
-
需具備社会工作師證照,根據社会工作專業知識與技能,對社會生活功能、 身心病理療程、癒後病理狀況的追蹤與關懷,並提供個人或家庭相關衛教知識、資源連結、家庭訪問、辦理團體活動、申請計畫案、個案諮商、心理暨社會評估及處置等服務。
-
-
社工人员
-
運用社会工作專業知識,對社會生活功能有障礙的個人或家庭,提供教育性或預防性的服務及輔導諮詢之人員。
-
-
公家机关相关人员
-
從事各級政府社會行政與社会工作人員。內政部社會司、各縣市社會局、科、課或室等。
-
系友生涯发展

版权:李其峰系友提供
李其峯
大學時的實習是一個很重要的機會,必須思考自己有興趣發展的次領域,進而在實習的過程中深化学校中所學,並銜接至未來的職場。當初以高雄榮總精神科作為實習機構,這份熱情一直持續到了研究所跟後來四年的實務階段。在醫社系的這四年,幫助我獲得一些最基本的知識與能力,在日後的工作中能夠發問,思索以及探究。
8年前前往新加坡中央醫院從事社会工作。職場中對專業品質的要求,驅策著我的危機意識;每天的實務工作則不斷提醒,社工評估將影響著病人的治療選擇,倫理掙扎幾乎每天出現。「認真看待每一步、每一個評估,因為那影響了一個人的生死與生活的品質。」職場是一個讓我們認識自己的不足的地方,而認識的能力則在於之前的準備。
版权:侯建州系友提供
侯建州
高醫的教學與生活環境,培養出在醫務社工與醫院文化方面的涵養,比起他校社工系,醫社系的學生有較佳的醫務社工勝任利基。藉由參與社團機會,學習到與不同科系夥伴共事的經驗、台風訓練、組織暨服務設計等;到了大四,因著「言語可以俏皮,人生卻要莊重」這句信念,毅然將所有重心轉至課業,邁向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專業之路。
在大學與碩士學位取得後,以著高醫醫社系的學風,憑著社工師資格進入医学中心(高雄長庚醫院)服務。幾年實務工作後開始攻讀暨大社工博士,博士班過程曾擔任社工師全聯會副秘書長、南投公會理事長,奠定日後參與社工專業組織的基礎。目前任職於中山医学大學,從事醫務社工、長期照顧、社工管理之教學、研究與服務。
版权:廖筑君系友提供
廖筑君
高醫大醫社系課程結合医学與人文,培養具社会学的視野、公共卫生的涵養以及醫務社会工作的專才,即使已經畢業20年,當年札實的學習及訓練至今在醫院工作仍受用無窮。當今醫病關係緊張,當年医学社会学的專業素養及社会工作專業的訓練,在職場可用不同的視野理解醫病雙方的立場及張力,讓我們成為醫院中跨领域整合的專家。
曾任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心理輔導員,主責市民心理健康預防及處遇。後至馬偕紀念醫院除了臨床社会工作之外,亦擔任志工督導11年、規劃全國性燙傷兒童夏令營、獨居長者歲末關懷餐會等活動。具教育部講師資格,現任教馬偕医学院医学系。常受邀至各單位演講性別教育、醫病溝通、志工管理、醫務社会工作等主題。

版权:孙学展系友提供
孙学展
課程學習與實務交流:從社会工作方法學習如何幫助弱勢族群解決問題,並邀請實務工作課堂分享。
职场实习:因喜欢青少年与医务领域,因此到少年法院与高医实习,让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务场域连结。
课外探索:参予志愿服务工作,如志工队,透过探索过程中来了解自己,唯有先了解自己才能去了解别人。
醫務社会工作:畢業後,先到高雄榮總從事兩年的社工員,協助病人及家屬解決照顧、经济等問題。
考取社工师执照:医院工作期间考取社工师,因多了实务经验,让自己更能将实务工作所见融入应答中。
學校社会工作:從事學校社会工作七年多,大多處理學生適應、家庭、師生、人際議題,將社会工作應用在學校領域。
多元能力
逻辑推理:能捕捉事物运作的规律或关联性,归纳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异或因果关係,并得到特定理解。
性格特质
亲和接纳:总是愿意关怀他人情绪与感受,乐於接纳与照顾他人困扰与情绪,表现和蔼友善、易於亲近。
图表来源為该校系之重视百分比,加总為100%;百分比越高,代表越重视。
- 热门比较学系